关于燃油添加剂,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说法,有人说有效果,有人说没有效果,有人说对发动机有坏处,有人说能保养发动机,有人说能省油,有人说是白费钱。那到底燃油添加剂是否有用?如果有用又有哪些作用?是否值得添加呢?作为一位曾经的行业从业者,我觉得有必要进行比较全面和客观的知识普及。
燃油添加剂这个行业起始于19世纪,国际著名的燃油添加剂公司代表:Octal(于1938年在英国成立,2006年更名为Innospec在美国上市,专注于石油制品及衍生品,以下全部称为Innospec),巴斯夫(前身为Badische Anilin-und-Soda-Fabrik,成立于德国,具体成立时间没查到,业务范围很广)等国际型企业,他们拥有从油田、炼油厂到成品油终端的一系列添加剂的标准和技术,非要仔细比较的话,巴斯夫在汽油上比较有优势,而Innospec在柴油、重油比较有优势,并且在航空煤油添加剂方面基本没有对手。
因为巴斯夫在国内布局很早,国内普通消费者可能对巴斯夫比较熟悉,常常在某宝或者某东上看到其燃油宝品牌。但是对于Innospec完全不了解,因为Innospec虽然在中国油田炼油厂等很多领域有业务,但是一直没有布局中国的成品油市场(比如汽柴油),所以普通消费者不认识也属正常。不过市面上很多添加剂企业和石油公司,都是从这两家公司拿货贴牌。
燃油添加剂的发展历程,要从最早的作用说起:
燃油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?其早期主要是洁净剂(也叫清净剂或者清洁剂)作用,即祛碳和减排。祛碳保护发动机,减排保护环境。我们来看看不同国家对于添加剂的态度:
国外:美国于1995年1月1日《联邦新配方汽油(RFG)第一阶段简单模型标准》中就要求要在汽油中添加清净剂。日本是最早实施无铅汽油的国家,于1993年规定普通汽油中加入洁净剂。此外西班牙、奥地利、英国、法国等等欧洲国家的汽柴油也加入添加剂。
国内:中国环保部曾经在1999年发布国家标准GWKB1-1999,要求在汽柴油中加入清净剂,当时每升汽油加价0.02~0.1元。一直到2008年12月18日,发改委发出《关于降低成品油价格的通知》中“统一取消清净剂加价”。意思是,要在油价里去掉添加剂的价格。那么添加剂的成本谁来承担呢?加油站还是炼油厂?最后导致了国内的汽柴油中不再添加清净剂,处于“裸油”状态。有关负责人解释为:强行要求大家消费添加剂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(强买强卖的嫌疑),而且很多添加剂质量参差不齐,甚至有些含有金属,易损伤汽车(国内没有添加剂的标准,品牌鱼龙混杂),虽然不再强制规定添加,但是鼓励以小包装形式销售,由消费者自行购买。
其实我觉得2008年全国燃油添加剂取消不是那么简单,我猜原因可能有以下方面:
1.我们国家1999年的人均年收入是城市8000元左右,当年油价1.8元/升左右,0.02~0.1元的添加剂成本,占比油价成本太高(好在当时车较少),后来到2008年国家人均年收入大约15000元左右,添加剂成本占收入的比例还是很高,且此时私家车很多,强制添加增加生活成本,总会有很多不满的声音。
2.2008年经济危机,但是国家零售汽柴油价涨幅很大,当年油价已经涨到5.12元/升,到2008年底曾经突破6元/升,但是为了和谐总得降价,所以添加剂作为不紧急需要的成分就被抹去了。
3.我国是发展中国家,当时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经济,环境保护重要性相对靠后。
4.国家对于添加剂没有法律法规标准,当时质量较好的添加剂都是国外品牌,国内添加剂刚开始起步,质量无法保证。采用国外的品牌,价格贵,且钱都被国外企业赚了,如果采用国内的添加剂,质量不能保证(甚至可能伤车),付不起责任。干脆让消费者自行选择比较稳妥。
2014年,北京因为大气污染问题,通过《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》,“车用燃料须添加车用油品清净剂,否则限期改正并可处最高十万元的罚款”。要求北京加油站的汽柴油必须添加了符合规定的清净剂,并定期检测,不合格则罚款。
看了上面国外和国内的清净剂实施情况,以及北京的《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》,大家还会有人认为燃油添加剂是没有用的吗?
有人会说,上面只是添加剂证明可以减排,并不能证明能祛碳省油提升动力,那你觉得减排的原理是什么?肯定不是油杂质变少了,而是燃烧更充分了。清洁剂可以强力去除发动机及油路里的积碳,使得雾化更好,燃烧更充分。使得汽车发动机无限接近最佳状态(出厂状态),形成的积碳也会减少(良性循环),同时动力也感觉会提升(充分燃烧释放更多热量),自然也就会省油。
但是清净剂本身只会让汽车恢复和保持出厂状态,而不能突破出厂状态。举例:一辆车,出厂时油耗为7L/百公里,开了3年后,油耗上升到9L/百公里,如果用了燃油添加剂,可能会慢慢恢复靠近于7L/百公里的数值,却不可能超过这个数值。所以车况不好的车子使用添加剂,效果会很明显,立竿见影。而新车,或者车况很好的车子,效果并不明显,就是这个道理。人是视觉动物,因为看不到效果,就觉得没有效果,其实并不是没有效果,添加剂还有预防和维护的作用,而且清净剂也只是添加剂的功能之一而已,其它功能也是有其经济性的。长期使用添加剂的车子,和从来不用的车子,车况是完全不一样的。车跟人一样,你可以把维修看成治病,把定期保养看成定期体检,把添加剂看成食品健康/食补。大家现在都这么注重食物安全和养生,难道车子不应该是一个道理?
网上还有人说什么修车师傅说添加剂会损害汽车,要么你图便宜用的是垃圾添加剂,要么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白道,如果你有那专业知识和信心,可以去问问美国欧洲以及北京政府,问他们为什么强制要添加对汽车有害的添加剂?说简单点,就是利益冲突。
不过这里也是要提醒各位,因为国家对添加剂没有统一规定,所以燃油添加剂要么不用,要么就使用大牌子的。如用了不好的添加剂没起到效果,反而伤了发动机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现在的国际大品牌的复合型添加剂的功能很多,避免广告宣传,我们举例Innospec在韩国的柴油添加剂功能(暂未进中国市场):
对于设备:能祛碳、催化燃烧、减排、增加动力、恢复和维护动力系统,保护油路和发动机不被腐蚀,增加发动机寿命。
对于油质改善有四点主要功能:抗氧化功能,增加油质保质期;去泡功能,让油表面泡沫快速消散(油质的鉴定方法之一);破乳功能,使得油水分离;冷凝功能,提高低温时燃油的可操作性,更利于低温下的发动机启动。
我曾经看过PDS产品说明书,功能这么复杂的基础上,国外使用比例最高可以达到1:10000 。相比之下国内的添加剂企业,任重道远,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